中国如果实施零关税、零壁垒、零补贴,等于第二次“入世
“三零”原则:零关税、零壁垒、零补贴
首先是零关税:
WTO要推动全球自由贸易,降低各国的关税。关税越低,越代表了一种贸易的自由化。中国的加权关税,去年已经降到了7.5%。而整个世界的贸易关税已降到了5%以内,美国现在是2.5%。
但低关税在如今的世界贸易变化格局中也不再适应。如果一个产品,中间的环节要经过各个国家的海关和国界;外加铁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的费用叠加,这些都变成了关税的一个基数。
所以只有零关税才能适应几十个国家,几百个企业共同制造一个产品。而这个产品又从最终的生产企业卖到世界各地,零关税在此过程中是最合理的。
其次是零壁垒:
一个产业链涉及上百个企业,几十个国家。如果营商环境不同,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和布局就会很麻烦。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大体一致的营商环境,数十个国家之间才能协同生产一个产品,即营商环境要国际化,公平公正公开化。此外,营商环境不仅是零部件加工厂,产业链上的物流企业、航空运输、仓储服务等都会受到影响。
最后是零补贴:
所谓零补贴,就是一个国家,为了争夺产业链,为了争夺企业来落户,有意给这些企业一定的税务补助。但这个补助会使得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的布点发生扭曲。
“三零”原则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。对一般制造业来说,“三零”相当于国门打开,关税壁垒消除。各国互相约束,谁不符合标准,都可以互相抗议,互相监督。
“三零”是一种逻辑连接,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,到跨国公司以三链为控制特征的运营方式的变化,再到各个国家贸易规则趋向于三零原则。
中国做好“三零”,等于第二次入世
美国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“三零”的概念,并希望到2010年,把关税降到5%以内,到2015年,把关税降到零。
实际上,到2010年的时候,WTO中的主要国家关税都降到了5%以下,但近七八年世界贸易的“三零”走向,并没有达成美国的期望。到2017、2018年仍和2010年的关税水平持平。
在WTO中,讨论关税为零很难通过。因为零关税对发达国家有利,产业链的裨益跟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无关,而WTO有一票否决权,所以很难达成。由此,五六个国家形成一个贸易体的讨论就不断增加。
所以,以“三零”为原则纳入国际贸易体系,非常重要。中国如果在这方面做出成果,相当于第二次“入世”,会对整个中国在2035年成为世界的现代化大国、2050年成为全球强国,奠定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零壁垒,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方便
零壁垒,即营商环境的国际化,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会更方便。具体分析,包含以下八点:
第一,准入前国民待遇,即同等国民待遇。
第二,负面清单管理。企业必须要有负面清单,实施“法无禁止都可为”,企业的自由度也会相应的增加。
第三,尊重知识产权。
第四,遵守有公平的规范的合理的劳动保障制度。
第五,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套制度。
第六,竞争中性。例如在招投标时,政府采购时,市场配置资源时,银行贷款提供资金时,不同的所有制企业是同等国民待遇,不能有主客观上的差异。
第七,政府开放市场。例如以前,允许外资企业建立合资企业,但股权比例不能超过25%,银行的股权比例不能超过50%,汽车的外资企业比例不能超过50%等。而现在则可以达到70%、80%,乃至独资,这就是开放了一些领域。
第八,允许开设银行。
另外,就是要开放一些原来比较不开放的禁区。这次人代会通过了《外商投资法》,表明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金融、服务贸易等要更近一步开放。
零补贴,补贴要补在“刀口”上
第一,零补贴可以使得国家财政节约开支,少补贴,这是一个宏观上的好处。
第二,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。补贴会扭曲市场充分竞争,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难度。
第三,少搞这种补贴,可以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新,自身更加健康。
第四,推进零补贴措施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。
第五,有利于减少权力寻租行为。
所以,补贴一定要补到“刀口”上。
需要强调的是“三零”不等于全部归零,要有阶段性和趋势性
当前,国家在采取措施,通过贸易谈判,使得中国跟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一个开放、互利、普惠、包容,而且是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。在此过程中,要把握好两点:
第一,“三零”不等于全部归零。例如“三零”中的关税方面,不是百分之百的商品全部变成零关税,而是要有一个阶段性和趋势性。
比如在日本和欧洲的贸易谈判中,日本对欧洲的货物,有86%的品种实施零关税,但还有14%的品种,用15年时间,逐步归零。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阶段性、趋势性。
第二,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为以“三零”原则为基础的FTA谈判探索经验。要利用“三零”原则中的阶段性、趋势性和某种灵活性,变成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谈判、较量的一种筹码。
此外,“三零”的确是要试验的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的任务就是要对全球FTA贸易协定中的“三零”原则进行先行试验,就是要去营造在零壁垒中所提到的那8种投资环境。
近三十年来,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,制造龙头企业把控市场的方法变了,国家间贸易的规则变了。而当今世界以三零原则为基础的FTA的发展、讨论,都是对WTO 的丰富和发展,而不是颠覆和脱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