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理点赞,地摊经济火了
发布时间:2020/6/11 浏览次数:662 次 来源:景唐投资
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,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“前两周我看到报道,我们西部有个城市,按照当地的规范,设置了3.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,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。”6月1日,在山东烟台考察时,又提到“地摊经济、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,是人间的烟火,和“高大上”一样,是中国的生机。”总理两度点赞,一时间地摊经济、小店经济成了经济复苏的新动力,着实火了起来!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、马路市场、流动商贩列为今年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。早在3月份,成都对占道经营放宽管制,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商家和经营者实施审慎包容监管政策。这一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,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成都全市设置的临时摊点2234个,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,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,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%。另有多个城市也开始放宽政策:南昌市5月26日指定了100个街道有序开放夜间市场;南京市在现有3400多个临时摊点的基础上,今年预计新增134处、共1410个临时外摆摊点;济南市制定了“夜泉城”2.0版措施,专门提到了“地摊经济”“小店经济”;西安市也给外摆摊点松绑,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,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。除了相关政策的保障,阿里、苏宁、京东、微信支付等也推出了对“地摊经济”的扶持计划:阿里1688作为国内最大的新批发平台,计划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,通过提供源头好货,以及数据智能、金融扶持、客户保障等多个维度,为超3000万“摊主”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;苏宁推出“夜逛合伙人”地摊夜市扶持计划,并且向门店发出“关于门店冰箱及冷藏柜供暂借摊主使用的倡议书”;京东发布“星星之火”地摊经济扶持计划,从保供货、助经营、促就业三方面入手,支持地摊和小店经济。该计划预计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及百万家地摊,为超过500万人的就业提供供应链和服务支持。微信支付面向平台超5000万小微商家发布“全国小店烟火计划”,基于该计划,微信支付将在线下线上一体化、福利补贴、商家教育指南、经营保障支持等方面输出四大全新数字化政策。
地摊经济在拉动就业和带动消费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,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,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,支持餐饮、商场、文化、旅游、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,放开地摊经济应该也符合这个愿景。地摊具有创业门槛低、失败风险低、商品价格低的特点,搞“地摊经济”,能够有效缓解疫情影响下严峻的就业形势。据支付宝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。东北证券指出,随着各地政策的放开,“地摊经济”成为了经济复苏的新动力。一方面,低端消费品如啤酒、调味品等将直接受到提振,另一方面,就业提升也将推动餐饮旅游、商贸零售、农林牧渔、食品饮料等大消费行业的盈利持续修复。与此同时,也要注意到“地摊经济”对城市环境的影响。“地摊经济”带来的环境污染、无序占道、卫生安全等“脏乱差”问题如何解决,夜间市场对周边居民生活作息的影响如何降低,消费中的不文明现象对城市形象的损害如何减小,这些对城市管理、交通管理和食品管理的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,避免一刀切的“取缔”,如何更妥善的达到一个平衡,可能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。
地摊经济这一概念也进入了资本市场炒作环节,港股五菱汽车大涨,6月3日盘中涨幅超过120%。6月4日,地摊经济概念依然强势,多股涨停。对于经营地摊的说法有很多,在经济恢复发展的特殊时期,地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,但更应该冷静看待,放平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