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殊时期 特别手段
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从武汉爆发并在全球蔓延,截至北京时间4月3日全球感染人数已超90万,累计死亡人数超过4万,全球有约200个国家和地区遭受病毒感染。新冠肺炎作为一种高传染性疾病,在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,想要控制疫情就必须大幅减少社交和公共交通,我们1月末进行武汉封城和全国交通管制,将2月的人口大迁徙的规模大幅减少后,疫情才得以迅速控制。
目前疫情较严重的欧美国家在疫情扩散的初期,由于过于轻敌,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而错过了最佳抗疫时间。不过,从3月中旬开始,欧美国家也开始纷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,进行封城,交通管制等类似措施,依据中国经验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疫情会达到顶峰,并逐渐得到遏制。

然封城,交通管制,延迟复工等措施的实施付出的代价是经济的大幅下滑,2月零售,投资近腰斩,3月疫情在欧美的爆发必然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严重影响。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外贸一季度遭受重创,扩大内需成为提振经济的关键。3月27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,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。相比欧美的大水漫灌,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更加的稳健和灵活,中国今年仅下调官方利率10BP,而美国已降息150BP。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发行特别国债,是灵活货币政策运用的体现。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支持特定项目,事隔13年重出舞台将助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位。
历史上特别国债只发行过两次。
第一次于1998年8月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,用于补充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银行资本金(其中工行850亿元、农行933亿元、中行425亿元、建行492亿元),期限30年,利率由发行时的7.2%调整为2.25%。
2007年第二次发行特别国债对冲外汇占款增长,维持货币环境处于适宜水平。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“双顺差”的局面,中国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外汇,被动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,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。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将15500亿元特别国债分期发行,其中8月29日首期发行的60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,将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金来源,由该投资公司经营。通过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,减轻人民银行对冲压力,同时增加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选择。2017年财政部对上述6000亿元特别国债到期后采取滚动续发。
当前面对新冠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受其影响而大幅下行的背景下,第三次提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支持新基建、民生建设等,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、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等,以及其他财政补贴等,此次发行特别国债也具有支持特定项目的特殊意义,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,对于基建投资、促进消费都有积极作用。
说完了我国的特别国债,再来看看美国面对疫情所放出的“大招”-无限量量化宽松(unlimitied QE)。
那什么是量化宽松(QE)?直白说就是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,拿出资金向金融机构购买国债的方式。首先这钱是凭空印出来的,当资金交给金融机构,通过货币乘数效应,流动性会像一个麦克风扩音器一样,成倍的放大出去,让流通中的货币量暴增。其次,是央行的一种购买行为,会推升债券价格上涨,即降低国债的到期收益率,而国债到期收益率是金融市场中的其他品种的定价基石,因而银行的利率,公司的贷款会相应的跟随下降。
明白了量化宽松的效果,那这次提出的超量化宽松的“超点”在哪儿呢?
首先,每月按计划购买国债,买多少,买到何时都没有设限制;
其次,除买国债外还买抵押债券;解释下什么是买抵押债券。
抵押债券通俗讲买房时和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,把很多这样的合同打包在一起就是按揭抵押债券,你每个月的还款,就是债券的利息现金流,进入了债券持有人的口袋中。但问题在于,这张债券,只要按揭人没还完款,银行就拿不出额度,去做更多的贷款生意。但现在好事来了,联储可以从银行买走这些债权给银行腾出额度,降低坏账风险,同时银行可以提前拿到这笔资金。有了资金和额度银行就可以继续想社会放款,出借资金。
第三点是可以向机构,公司和个人直接提供援助和贷款。
面对疫情袭来的黑天鹅事件对经济的冲击,所有人都面临艰巨挑战,但愿疫情早日结束,一切都能恢复如初!